运动发育落后发表时间:2021-06-03 16:37 一、儿童背景资料
1、儿童基本情况 姓名:小A(化名) 年龄:5个月 临床诊断:运动发育落后(下肢肌张力高) 已上课时:132课时,接近3个月,周一到周五每天训练2课时(1小时)
2、家庭情况 父亲忙于工作,平时由阿姨代养,母亲爷爷奶奶也会陪伴幼儿
二、个案实施时间
从2021年3月15日开始训练到2021年5月15日
三、问题的提出
患者不能翻身,不能独坐,上肢肌张力高(上肢主动关节活动受限,手抓握差),下肢肌张力增高(下肢主动关节活动受限,膝关节不能打直,尖足)
四、病情分析
现病史:患者目前下肢肌张力高(后伸肌,跟腱,内收肌),尖足,双手拇指轻度内扣,灵活度欠佳,不能翻身,可以侧翻,头控可,反应可。 既往史:新生儿惊厥,之后检查核磁和脑电图正常,颅内硬膜下出血,2个月发现四肢肌张力增高,3个月开始康复治疗。儿童5个月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顾连芒果儿童康复诊疗中心进行康复训练。 检查报告:核磁显示双侧脑间隙增宽,双侧脑室双角钝。
五、康复治疗目标
1、保护性反应前方:能独立伸出双臂肘伸直手掌张开支撑体重2秒 2、坐位保护性反应侧方:能手臂伸出手掌张开支撑3秒 3、坐:放小朋友于坐位,能独立坐直达60秒以上 4、儿童独立坐位时能独立往前抓正前方的玩具后保持直立坐位 5、翻身:能独立从仰卧位翻到俯卧位(左右侧) 6、翻身:能独立从俯卧位翻到仰卧位(左右侧) 7、俯卧位老师屈曲儿童单侧腿,儿童能依靠对侧上肢匍匐向前一步
六、康复治疗计划与实施
周一到周五在机构上运动训练单训课1个小时,家庭康复训练每天至少1小时
1、双下肢关节活动训练,牵伸内收肌、腘绳肌、小腿三头肌、后伸肌; 2、双上肢关节活动训练,牵伸肩外展、前屈、内收肌群; 3、双上肢反射性抑制(RIP)肌张力,婴儿被动操训练; 4、用枕头稳定孩子的髋部,保持坐位,在孩子头的前上方视野内摇玩具吸引孩子,告诉孩子看玩具; 5、孩子侧卧位,面向一侧,在孩子头的后上方摇铃,使孩子慢慢滚至仰卧位,反复进行,此过程中可触孩子的后背,诱发孩子完成;孩子仰卧位,将玩具放在身体一侧,通过拉孩子一侧下肢至另一侧下肢上面,将小儿翻转至俯卧,继续做,使孩子躯干跟随下肢翻滚,可给孩子玩具; 6、将孩子俯卧在球上或者楔形垫上,让孩子的胸廓和骨盆得到较好的支撑,治疗师辅助孩子上肢支撑并进行加压,让孩子上肢承重; 7、大龙球上拉坐、坐位保持、快速翻身训练、俯卧位时单侧手支撑,治疗师下压肩关节进行关节挤压,用玩具或声音引导儿童进行肩关节左右重心转移;将儿童趴在大球上,手扶其髋部,按压小儿在球上轻轻弹跳,让他抬头看玩具,在镜前做; 8、儿童坐位时引出侧方、前方、后方保护性反应(左右前后推倒孩子);单侧手手支撑维持,扶着他的躯干下部两侧,向后慢慢拉,然后保持在某一角度,此时他的头出现前倾,胳膊前伸,逐渐减少辅助; 9、抓握,将易于抓握并会发声的玩具置于小儿手中,让他玩,试着让他双手玩。示范并帮助小儿将玩具沿一定弧线移动。选择一个小儿可以长时间抓握的玩具,让小儿的眼睛跟随着你移动玩具,然后把玩具放在小儿手里,鼓励他移动玩具; 10、匍匐爬行,小儿俯卧位在他前面3-5厘米处放一个他最喜欢的玩具,推小儿的脚让他向 前够玩具,按照爬行运动模式移动他的双臂。
七、效果总结分析
康复效果(3个月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