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岁小孩全面发育迟缓,从步行不稳到能稳定走路,早期干预是关键!发表时间:2021-08-19 09:18 “为什么我家孩子个头比其他孩子小好多” “为什么孩子都快3岁了,还不说话?” “为什么孩子走路晚,还走不稳?” 上述这些问题很可能与儿童发育迟缓有关。 生长发育迟缓(发育迟缓)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。发病率在6%~8%之间。在正常的内外环境下儿童能够正常发育,一切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发育,从而造成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。 4岁的小朋友本该处于活动和理解能力飞速发展,且精力充沛的阶段。但相比于同龄的孩子,今年4岁的超超却走路摇摇晃晃,还经常摔跤。 超超2岁时就被诊断为“发育迟缓”,但未接受治疗。3岁时再次诊断“发育迟缓”,在医院门诊康复。后因肌力低下,步态异常等情况,来到顾连芒果接受康复。 姓名:超超(化名) 性别:男 年龄:4岁3月 表现:具体表现为运动功能发育落后,步态异常3年 功能障碍情况:整体发育迟缓,四肢肌张力异常增高、运动发育落后、语言发育迟缓、手功能及精细运动发育落后。 根据患儿病史总结发现:患儿口部肌肉运动控制不佳,似有张力存在。在1.5-2岁时步态较稳,2岁后出现倒退,后经康复有改善,但在停止康复后又会出现倒退情况。针对这一情况跟家长沟通后得知并未查出明显病因。 芒果医生认为:小朋友存在双眼内斜视,会影响患儿空间辨距能力,影响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。 1.表达自己需求; 2.能简单交流; 3.步行、跑跳; 4.能独立操作简单工具(笔、剪刀、勺子、筷子); 5.提高发育水平,提高功能。 1.能一步一梯独自上台阶; 2.独自跨越膝盖以下10个不同的障碍物不摔倒; 3.改善平衡能力。 1.提高注意力时间达到1min以上; 2.提高匹配和选择的能力; 3.增加手势符号的应用; 4.日常生活物品的指认; 5.增加仿说词汇数量10+。 1.认识五种颜色(红黄蓝绿黑); 2.认识4种形状(正方形、长方形、三角形、圆形); 3.独立搭积木; 4.使用笔画圆形或直线。 「PT」 1.平衡训练; 2.下肢及核心力量训练; 3.肢体协调性训练; 4.肌肉放松与牵伸。 「ST」 1.提高气息时长及唇力量; 2.促进下颌分离和下颌稳定性; 3.增加手势符号或图片交流沟通系统的使用(从名词到动词,到情景卡片); 4.功能性物品的匹配; 5.提高识别一步指令到两步指令的能力; 6.增加仿说词汇数量(上阶段没完成,这阶段继续)。 「适应性能力训练」 1.加强对图形形状的配对分类(正方形三角形圆形); 2.加强颜色的分类认识(分类3种颜色); 3.加强用笔涂鸦的能力(直线波浪线); 4.双手独立完成搭高积木8层。 「PT」 1.通过站平衡板来训练平衡能力; 2.通过桥式训练提升背部核心力量,深蹲训练下肢力量; 3.通过肢体被动活动与牵伸增加肢体活动度; 4.上下台阶及跨栏训练中心转移。 「ST」 1.Beckman手法和口按(口部按摩),提高口部本体感觉和降低口腔敏感性; 2.保持正确的体位,不出现任何代偿,把咬胶棒侧面放在臼齿上(最后一颗或倒数第二颗牙齿)上下咬合,左右各20下一组到两组(家里做); 3.在情景中,使用图片交流沟通系统表达日常需要及使用肢体语言表达。日常需求如刷牙、洗脸、吃饭,玩玩具,不舒服等; 4.功能物品的匹配:选对十组功能匹配卡片; 5.两步指令:给××和××或者两个一步指令的组合。如能完成先拍肚子再拍腿; 6.吹卫生纸,或球,或其他。如可以将纸吹起来; 7.能够从十个红色和绿色的娃娃中选出红色的娃娃和绿色的娃娃。 「适应性能力训练」 1.通过分类不同形状积木,锻炼分类能力和对图形的认识; 2.通过涂鸦,锻炼小朋友手的控制能力和注意力; 3.通过搭高积木,锻炼手眼协调和双手协调; 4.通过用各种玩具分类,加强对颜色的认识。 1 大运动 康复前
康复后
2 适应性 康复前
康复后
对于发育迟缓的宝宝,早期的康复、教育训练和治疗很重要。因为在孩子的早期发育中,个体可塑性比较强,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及早发现、科学干预,大脑代偿功能就会发展的越好,学习和自理能力也能进一步提高。 |